近日,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以下简称“中价协”)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召开2024年全国工程造价行业人才培养工作交流会。有三点值得造价同仁们关注。
“一、田国民理事长结合工程造价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指出,行业正处于方向选择关键期,要加快新旧模式转换,即:做好“废定额、推清单、建平台”工作;
二、做好综合性的工程咨询服务,涉及计价的业务要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也就是要提供全过程、全方位的造价咨询服务。
三、《工料测量师与造价工程师职业能力比较分析》专题讲座,指出新时代造价行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对标工料测量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提出造价工程师急需提升造价预测、价值创造等能力。”
接下来针对上述三点意见进行逐一进行分析。
对于“废定额、推清单、建平台”实际上,废除定额,推清单这个事情,行业内从建办标〔2020〕38号就明确提出,逐步停止发布预算定额的意见,距今已经快4年了,这四年应该说整个行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定额在项目投资管控的地位依旧没有撼动,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至今没有代替定额的造价数据库工具,对于政府类投资项目,定额还是项目投资管控的重要手段。
而对于“推清单”来说,按照常规迭代更新规律,一般5年一迭代一次,不过截止现在依然沿用13版清单规范,并没有出台新的标准,征求意见稿反而反复发了几次,分别是在2018年、2021年、2023年,不过一直没有正式发布。
目前能看到的最新的计价标准是23年中价协发布的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这个主要针对的是工程总承包,并且也只是团体标准,并不是强制性。工程总承包模式在落地层面出现了很大严重的水土不服问题,这应该一方面是行业改革考虑的一个方向,另一方面也是后续对于行业放管服的体现吧。
对于“建平台”来说,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实际上已经有平台在对于造价指标数据的建设了,比如广联达的指标网、部分省造价协会、造价信息平台等,具体应用的话不知道大家体验如何,从数据量来说远不如厂商搭建的数据量大,对于工程造价数据库来说,这点数据量远谈不上为新开项目作为大数据预测的训练基础,不过从平台建设上线的维度来说,至少解决了有无得问题,接下来就是数据扩张或者说数据采集及积累的问了。
另一个要说的就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多年前,也提到造价人的九层妖塔的概念,要想做到这个境界,需要丰富的工程经验、专业的知识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否则很难说一个造价人就能做到面面俱到,为全过程、全方位造价服务,因为,实际业务过程中,随着经验的增长,造价人员从基层逐步向管理层发展,管理人在实际过程中大部分仅仅都是对于业务的方向把控及指导,具体从事业务的也会大大减少,也就会脱离基层实际去谈业务的发展。
最后,提到的就是对于造价工程师与工料测量师的区别,实际上在行业内的造价从业人员,很大一部分都是从事算量计价等低附加值的工作,大部分工作都是去做翻模、提量、套价等事情,而对于成本、合约、法务、价值创造等高附加值方面的能力是比较稀缺的,而这恰恰是国外工料测量师的优势,如何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是行业人员转型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既然大佬们在大会上都为行业从业人员指明了方向,那么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着手。
(1)建立个人的造价数据库
实际上,在造价数据库建设的这个事情上,之前也写过文章提到这个事情,现在看来这个事情越来越成为行业亟需去做的事情,因为对于行业下行造价逐步转向两端发展,即向前管立项策划,向后管后评价,对于数据的积累和数据的分析及应用是一个重点,当然,很多造价人会说我也不可能会参与项目的全过程造价管控,这些也都用不上,可是传统的螺丝钉岗位竞争已经很激烈了,你不提前准备,怎么会有新的出路呢?
(2)造价+复合人才建设
这个实际也是来源于一个朋友的分享,因为在行业下行大部分造价咨询公司都缺业务或者难回款的时候,这个朋友他却不缺业务,甚至是挑业务,如果确实答应了还的先付预付款,这个情况我想已经胜出了很多的造价咨询公司。而他走的路线就是“造价+法律”,当然,不可能所有的都去走这个路线,这里也只是给大家提供一个思路,个人需要结合自己的兴趣和专业特长去进行储备,对于“工程界的百科全书”,还存在多种组合。
(3)准备与国际接轨,具备国际造价人视野
最后,想说的就是国际化视野,常常再说与国际接轨,那么在现在的这个行情下,按照邻国的历史经验,专业技术的输出也是未来一个发展趋势,因为随着“一带一路”的崛起,具备专业的工程师势必可以作为专家进行技术支持,如之前我们老板花了高价请了湾湾的工程师来大陆进行装配式项目管理,这部分专业工程师的地位和收入远高于在原本土,所以,大家也可以准备准备。
以上是对于行业的一点点看法,欢迎大家交流指正。
本文来源:数字建造圈,整理造价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