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刷到陈院士关于“土木选专业”话题的视频截图,陈院士谈到:
选专业如果你是一个愿意成才,愿意成为(对)国家有重要贡献的人,要逆向选专业,越是别人不想学的,你越要学。
说实话,现在劝人学土木是会找骂的,咱之前有写到相关话题,不管你是什么角度,总会被人咬文嚼字的质疑,为了确定这段话的真实性,我特意去搜了下,确实有出处。
视频来自是深圳大学的本科招生宣传视频,陈院士是著名地下工程、岩土工程、地层冻结和地铁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院长,为深圳地铁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
陈院士是咱普通土木人无法企及的高度,抱着学习的态度,我也很好奇,他所谓的“逆向选专业”会有什么不一样的认知。土木的未来在哪里?出路在哪里?这是当下土木人的困境,也是时代之问。
首先,必须承认土木专业已经被抛弃了,都不用多解释,“别人不想学的”已经是普遍共识了。
那为什么还建议报土木呢,视频聊了情怀和使命。“群山深处修高铁、沙漠深处通公路、天堑变通途,土木人肩负国家使命”。
这也很理解,这是院士需要具备的素养和高度,也是大学之所谓大学需要肩负的时代责任。
不过咱普通人,想得更多的还是谋生存,选专业想得更多还是好就业谋个饭碗。
不看情怀,看土木未来呢?
土木发展有三次重大飞跃,第一次人类文明出现,如华夏文明开始有秦砖汉瓦;瓦特发明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后钢铁出现给土木工程带来第二次飞跃;后来水泥出现有了钢筋混凝土使土木工程有了第三次飞跃。
如今,产业进入数字化,智能化,土木工程进入“数智土木工程”时代,会是土木工程的第四次飞跃,陈院士提到。
进一步理解,就是让建筑数据化,智能化。让所有的基础设施对于所面临的风险有预知,能通过数据化优化工程材料和建设效率等等。
我粗浅的概括这不就是:"土木工程+大数据+AI"吗? 跟同济大学提出的“土木+”方向,也是类似的。
如今,万物可大数据,万物可AI,要知道数据化和AI趋势下,一定是对人的需求越来越少了。
在我看来,“数智土木工程时代”,侧重点是“数智”而不是“土木”,侧重点是“运营管理和分析”而不是建设。虽然建设也需要数据化智能化来提升效率增加价值,但国内大基建建设时代已经落幕,土木工程的数据化智能化只可能在存量市场发展,在已有建筑后期的运营和管理。
说不好听点未来国内土木可能就是维护运营修修补补。
也就是近几天,朋友饶有兴致的发了一则武汉某寺庙招土木建筑专业的招聘公告,他们需要有土木专业和工程管理经验的去维修维护寺庙的建筑日常。也许未来,某些物业部门、某个大桥的管养部门,需要土木工程。
建筑的管理智能监测,运营过程中的风险监测等等也许是未来土木的方向,之前发生在广东的梅大高速灾害就是警示,未来高速公路的也可能有智能监测监控。
举例的这些,我粗浅的看“数智土木工程时代”可能更多偏向运营管理,在已有土木专业基础上,对结构了解,对风险了解,有工程思维,能更好的将数据赋能建筑和交通。
以前大学土木会培养你怎么画图,如今还要培养学好数学,因为数学会是数字化的重要学科。从深圳大学土木学生的培养规划中,已经把数学和英语作为重点,数学是数字化的基础学科,英语是为了迎接国际化,出海会是一条出路。
总的看,不可否认土木工程这个专业为国家建设做了很大贡献,从历史经验去看,土木工程不会消失也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但需要认清的是,即使迎来“数智土木工程时代”第四次飞跃,也不会是就业的飞跃。
所以,留几所顶级学府的土木工程研究布局未来前沿,其他什么风马牛不相及的学校的土木工程,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土木专业过剩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