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们知道这个计算设置不,剪力墙起始竖向分布钢筋距暗柱边的距离
广联达低版本默认起步距离为s/2,来源于08G101-5的第72页。
广联达新版本默认起步距离为s-bhc,来源于18G901-1第3-7页。
今天遇到个事情,总包结合18G901-1第3-7页说,剪力墙起始竖向分布筋的距离,是以暗柱外侧纵筋向剪力墙体内为一个间距,而软件则以暗柱边开计算,那么软件中正确的起始距离:S(间距)-bhc(保护层)-暗柱最外侧箍筋的直径-暗柱最外侧1/2的纵筋直径。
这就让我尴尬了,我也是头一回遇到要这么改计算设置的,按理来说,软件默认的S-bhc是最适合的,一般人不会计较这个,没想到草率了,如果要改的话是非常困难的,需要单独选中剪力墙一个个改,如果遇到剪力墙两端的暗柱直径不同时,剪力墙还需要打断成两段来操作。想想都脑壳痛。
我们从18G901图集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确实是钢筋-钢筋。不过18G901图集没说明,只是一个示意图,没有说服力,再然后,我通过14SG903-2第4-7页中发现了这么一句话。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距边缘构件纵向钢筋的距离为同方向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意思就是S的距离为钢筋-钢筋,不过示意图看不出来具体的标注位置。
不过这本图集是对11G101的纠偏和分析,如今是16G101的时代,所以我们接着往下找,你会发现更奇怪的。
12G901-1第3-2页,相比于18G901多了一个C,也就是保护层的示例,所以竖向距离就变成了S-bhc,如果仔细放大示意图,也会发现是钢筋-钢筋的距离。
在这个期间如果你善于观察,你会发现新旧图集中,18G901示意图是没有保护层的,12G901示意图是有保护层的。这就是图集的更新更加贴合现场了,因为现场一般来说是暗柱和剪力墙一起施工,一起浇筑,暗柱与剪力墙交接的位置是不会设置保护层的,所以新图集就直接不画保护层了。
但是广联达软件中不是这么考虑的,他的暗柱还是考虑了保护层的,所以还是要扣bhc,不过到底要不要扣外侧箍筋和纵筋的一半还是得看领导们怎么商量。
各位觉得这个计算设置应该如何设置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