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DeepSeek很火,我问了他一个这样的问题:造价工程师会被你取代吗?
DeepSeek回答如下:
造价工程师的工作涉及复杂的成本估算、数据分析、项目管理以及行业经验积累,目前AI技术(包括我)还无法完全替代这类专业岗位。不过,AI可能会改变他们的工作方式。以下是具体分析::
AI的辅助价值
自动化处理基础工作:AI可快速分析历史数据、生成预算模板、自动识别图纸中的工程量,减少重复性劳动(如算量、套价)。 风险预测与优化建议:通过大数据分析市场材料价格波动、工期风险等,辅助工程师制定更精准的成本方案。
实时协同与信息整合:AI可集成BIM模型、供应链数据、施工进度等信息,帮助工程师动态调整预算。
难以被替代的核心能力
经验判断与灵活性:工程中的突发情况(如设计变更、合同纠纷)需依赖工程师的现场经验和谈判技巧,AI无法处理非结构化问题。 行业规则与本地化知识:各地定额标准、政策法规、人情世故(如结算潜规则)需长期积累,AI难以覆盖复杂场景。
创造性与决策责任:投标策略制定、成本与质量的平衡等需承担决策风险,AI仅能提供参考,无法替代人类责任。
未来职业方向的变化
技能升级需求:掌握AI工具(如BIM+AI算量、智能造价平台)的工程师效率将显著提升,纯手动工作者可能面临竞争压力。 角色转型:部分基础岗位可能减少,但高端岗位(如全过程咨询、成本优化专家)需求增加,需更强调分析、沟通与战略能力。
行业适应性差异
标准化领域:住宅、简单公建等标准化项目中AI渗透更快;复杂工程(如超高层、异形结构)仍需人类主导。 技术接受度:大型企业或年轻团队更易拥抱AI,传统中小型企业转型可能较慢。
总结
AI会成为造价工程师的“超级助手”,而非取代者。
未来竞争力=专业经验+AI工具使用能力+跨界协作能力。
建议从业者:
主动学习AI造价软件、Python数据分析;
深耕细分领域(如EPC、绿色建筑成本);
提升沟通、风险管理等软技能。
技术会淘汰工具,但不会淘汰善用工具的人。
技术变革淘汰的不是岗位,而是未能升级的工作方式。
继续阅读

我的微信
微信号已复制
造价说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我们
评论